close

acbeckham  

我承認,自己從來對「萬人迷」碧咸(David Beckham)沒太大好感。但隨著這名英格蘭國腳中場日漸從高位滑落,到而今鉛華洗盡,我又開始對他有點改觀了。

 在九十年代末,我還是個鐵杆曼聯球迷,喜歡後簡東拿時代那一隊青澀而具鬥心的年青紅魔。那時我特別欣賞隊中門神舒米高(Peter Schmeichel)和威爾士翼鋒傑斯(Ryan Giggs),還會深宵捧場看曼聯的賽事。亳無疑問,當年那隊「三冠王」曼聯是「地上最強」的球隊,全隊球員都散發著令人目眩的非凡魅力,其中尤以碧咸風頭最厲害。偏偏,我平生卻最討厭鋒芒太露的人。

少年得志的人,往往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君不見利物浦的哥利摩亞(Stan Collymore)、奧雲(Michael Owen)和拜仁慕尼黑的迪斯拿(Sebastian Deisler),三人弱冠成名,卻在當打之年已見事業停滯不前,迪斯拿甚至在二十七歲之齡已經早早退出球壇。其他如祖爾‧巴頓(Joey Barton)、保耶(Lee Bowyer)等人,也因為受不住年少成名的壓力,在球場上的表現急促下滑,甚至連私生活也不太檢點,成就怎樣也無法超越謙遜低調的傑斯。因此回首當年行事高調的碧咸,只令我聯想起紅魔的另一位前球星佐冶‧貝斯(George Best)------前半生不可一世,後半生不值一提。更何況,碧咸那時候只是個二十多歲的年青人,又有誰知道他會輕狂多少個年頭?如是者,抱著懷疑的心態看著碧咸由曼聯轉會皇家馬德里,再由皇家馬德里加盟洛杉機銀河;另一邊廂,由英格蘭國隊的必然正選到晉升為國家隊隊長,然後摘下國家隊的第一百頂「喼帽」,我依然對這個明星球員沒太好的印象。在我的心目中,碧咸還是比較像一名藝人而非一名足球員。

不過經過2010年南非世界盃後,我對碧咸的印象有了改變。而之所以有這個轉變,是因為得悉英格蘭人下了外借 AC 米蘭的決定。故事要回到南非世界盃決賽週開始之前,當時意大利鐵帥卡比路(Fabio Capello)剛剛接手英格蘭國家隊,大膽地起用不了少年青球員,卻一直對挑選老隊長碧咸出席南非世界盃一事不置可否。由於不希望給予新領隊任何口實,因此碧咸決定在美國聯賽結束後外借到歐洲球隊以保持比賽狀態。如是者,在2009年及2010年冬季,前英格蘭隊長兩度以借將身份加盟意甲班霸 AC 米蘭,並企圖以穩定的作賽水準打動卡比路。結果日子有功,直到世界盃開賽前數個月,卡比路仍有意把碧咸帶到南非。就是這種鍥而不捨、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令我第一次感受到碧咸作為球員,而非藝人的那份專業和執著。接著下來的故事,應該是每一個球迷也耳熟能詳的。就在距離世界盃開賽前三個月,外借 AC 米蘭的碧咸在賽場上受傷,要休養五個月,變相無緣决賽週。天意弄人,世界盃夢碎,英格蘭人忽爾從人間跌落地獄,一般球員早已意志消沉。但碧咸不但沒有氣餒,而且更樂意以英格蘭國家隊教練組成員的身份出席南非世界盃,在場邊激勵士氣。就是因為這個行為,令我對碧咸產生了一種敬意。

也由於出於這種敬意,我決定買入2009/10 意甲AC米蘭的主場球衣和燙上碧咸的名號作紀念。一直尋貨比價,到去年年尾才以七百元買入這件長袖連章齊字的碧咸球衣。價錢雖然是貴了一點,但作為對老隊長的一點支持,多花數百元我仍覺得是頗值得的。

beckhamA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ycollect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