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是亞洲國際郵票展的第三天展期,我特意到了灣仔會展捧場。是次的郵展規模不算大,參展單位不過二十餘個,而當中參與的國際郵政機構亦屈指可算,主要都是東亞國家。參展反應不熱烈,與剛過去的洛陽郵展大概不無關係----曾花錢參加過盛大中國郵展的參展商自然沒有興趣在僅一個月後再到香港參展。何況眾所週知香港的集郵氣氛遠遜內地,歐西各國的郵政機關又怎會來港做賠本生意呢?
不過,雖然是次郵展規模不大,但香港郵政局依然隆重其事,在郵展期間發行了兩套特別紀念郵票以玆誌慶,一套是「香港2009----第二十三屆亞洲國際郵票展覧」,另一套則是「香港館藏選粹」。兩套郵品中尤以「香港館藏選粹」最得我心,於是我才選擇在其發行日赴郵展參觀。其實在年初時,我已透過訂購計劃買了上述兩套特別紀念郵票,因此今次赴會主要是為了製作一些非常規性的郵品,當然也順道看看攤位有甚麼好東西可購。而是日的首要任務,便是為我自製的兩張極限片打上「一號印」(見下圖)。
由於5月16日有新郵品發行,因此郵政局設有首日印的蓋銷服務。本來蓋銷印戳不外乎「特別印」和普通圓印兩類(特別印是針對該郵品主題設計的全港性统一印戳;圓印則是各郵局每日使用的蓋銷印,印上注有各郵局的簡寫名稱),一般而言沒甚特別,但由於今次有郵展舉行,因此在會展的香港郵政局所提供的普通圓印(一號印)上,會刻有較罕見的「臨時郵政局」和「Temporary P.O.」字樣,份外具紀念價值,所以不少集郵人士都會為此到會場走一趟。我在郵展前兩日亦買了兩張香港明信片,並在赴會當日到就近的楊屋道郵局買了新發行的「香港館藏選粹」郵票到會場打印,製作了上圖所見的極限明信片。
完成打印任務後,我便在會場內四處遊走購買心移郵品。一如以往,參展的大部分國家郵政機關今次都有紀念印蓋銷服務,通常你只要付出數元買一枚該國郵票,便可以免費打戳蓋銷。有見及此,我又忽然興起製作郵展封的念頭,先從香港郵政局買了一個「香港館藏選粹」首日封,貼上郵票蓋銷「珍藏日」紀念戳,再到其他各國的郵政攤位打上該國印戳。按國際郵政慣例,任何實寄信件之上都不會出現兩個不同地方的印戳,所以要在一個信封上看見多國郵票而且合法地打印蓋銷,便只有在郵展這個場合了。經過一輪奔波,我總算收集到泰國、盧森堡、新加坡和韓國四地的印戳,加上香港本地的一個,就製成了一個郵展「五地封」。雖則這個「五地封」上的印戳不是個個清晰(尢以韓國那個最失敗),而且粗心的我甚至還把紀念印倒蓋了,但這些小瑕疵正正就成就了首日封的獨特性,使它成為了葉三獨一無二的收藏品。